文章内容  

化工安全生产存在三大隐患

2011-2-25
 
2月18日,记者从国家安监总局监管三司主办的石油化工行业协会安全生产工作座谈会上获悉,“十二五”期间,我国化工安全生产形势依然严峻。安监总局督促各行业协会要进一步加大对安全生产工作的投入力度,配合安监总局做好《行业安全生产管理规定》、《行业安全生产的准入条件》、《行业安全设施设计审查要点》等文件的编制,加强对企业安全生产的指导工作。


     据国家安监总局监管三司司长王浩水透露,经过政府、协会、企业在“十一五”期间的共同努力,化工行业的安全整治和管理工作已经取得了明显成效。危化品安全事故有所减少,死亡人数明显下降,每年控制在200人左右。虽然已经取得了一定成果,但目前化工安全生产形势依然严峻,这体现在三方面:


     首先,化工行业安全生产基础薄弱的现状没有实现根本性改变,工艺技术落后,管理水平低,从业人员素质较低。一些合成氨老式压缩机还在工作,很多合成氨的通气岗位还是由人工操作。部分小化工企业的安全问题更加触目惊心,如一个反应釜就是一个工厂,自动控制手段缺失,安全设施不完备等,安全生产存在巨大隐患。


     其次,石化产业近几年快速增长,安全管理力量不相适应。有化工企业以100%甚至更高的增速在发展,但是有经验的管理人员和领导干部的数量增长却缓慢。尽管原来的管理力量还在,但是管理对象的增多导致管理力量的摊薄,这也使得化工企业的精细化安全管理面临新挑战。


     再次,多重因素导致化工安全生产压力增大。装置大型化、配套设施大型化、装置的储存设施大型化,都意味着一旦发生安全事故,应急处理和救援的难度加大;煤化工发展迅速,现在山西、内蒙古、宁夏、新疆等产煤大省份纷纷上煤化工项目,但一方面煤气化环节目前没有安全标准,还处在边研究、边实验、边设计的阶段,另一方面煤化工企业管理和技术人才数量远远不够,工人素质也跟不上现代安全生产需求;化工园区面临安全管理的两难选择,这么多化工企业聚在一起,一旦发生危险,容易发生连锁反应和多米诺骨牌效应。


     国家安监总局对化工行业目前安全形势的分析,得到了各行业协会的认同。


     中国电石工业协会工程师蒋顺平认为,目前电石企业自动化水平还比较低,有相当数量的企业生产装置落后,设备、自动化控制、安全设施设计滞后于当前安全生产要求,甚至有部分企业还存在人工上料的现象。


     中国氯碱工业协会副秘书长刘东升指出,氯碱行业近几年产能增长过快已经导致安全管理人员的短缺,结果是老企业安全管理滑坡,新企业安全管理跟不上。据初步统计,2010年氯碱行业的安全事故较2009年有所增加,而且是危化品运输事故少了,发生在企业内部的事故多了,大多数影响较大的安全事故发生在生产不满5年的新企业中。


     中国化学试剂工业协会秘书长任富聪也表示,近年来,生产化学试剂的企业数量剧增,尤其是全国各地的民营企业得到快速发展。但是,安全问题也随之产生,在全国从事化学试剂生产(分装)的近千家企业中,只有半数有生产许可证。


     王浩水认为,化工行业安全生产的特殊性,使事故一旦发生,不但危及到现场作业人员的安全,更可能波及到社会稳定。因此,化工行业只有解决了安全生产问题,才能做大、做强,实现可持续发展。


     王浩水建议各行业协会从以下方面加强安全生产工作:做好《行业安全生产管理规定》的编制工作,对于合成氨、氯碱等较为单纯的行业,可以加快推进这一规定的编制,而有些协会涉及的化学品种类比较多,就要先针对安全生产问题最大的行业或产品来编制规定;制定《行业安全生产的准入条件》,进一步完善、细化行业准入条件中针对安全问题的要求;编制《行业安全设施设计审查要点》,从源头上把好安全关;研究行业安全生产的退出机制。他同时建议,对安全问题比较突出的行业,协会应主动提请、配合国家安监总局开展安全生产专项检查,通过参与安全检查,有针对性地督促企业开展安全整治工作。

 

打印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