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第二季度部分城市公共就业服务机构市场供求状况分析
2014-8-15 |
|||||||||||||||||||||||||||||||||||||||||||||||||||||||||||||||||||||||||||||||||||||||||||||||||||||||||||||||||||||||||||||||||||||||||||||||||||||||||||||||||||||||||||||||||||||||||||||||||||||||||||||||||||||||||||||||||||||||||||||||||||||||||||||||||||||||||||||||||||||||||||||||||||||||||||||||||||||||
中国人力资源市场信息监测中心
2014年第二季度,中国人力资源市场信息监测中心对全国100个城市[1]的公共就业服务机构市场供求信息进行了统计分析。这些城市分布在全国各大区域,拥有市辖区人口1.8亿,约占全国地级以上城市市辖区人口的46%;拥有市辖区从业人员(含城镇私营和个体劳动者)7488万人,约占全国地级以上城市市辖区从业人员的48%。本季度市场供求状况主要呈现出以下几方面特征[2]: 一、劳动力市场供求总体平衡;与上季度和去年同期相比,市场用人需求环比下降、同比略有增长,市场求职人数环比和同比均有所下降。 从供求对比看,用人单位通过公共就业服务机构招聘各类人员约570.5万人,进入市场的求职者约515.6万人,岗位空缺与求职人数的比率[3]约为1.11,与上季度持平,比去年同期上升了0.04,市场供求总体保持平衡。 从供求总量看,与上季度相比,本季度的需求人数和求职人数分别减少了60.8万人和42.4万人,各下降了10.2%和7.9%。与去年同期相比,本季度的需求人数增加了5.7万人,增长了1.0%,求职人数减少了12.8万人,下降了2.5%。 二、各区域市场劳动力需求均略大于供给;与上季度相比,三大区域市场供求人数环比均有所下降;与去年同期相比,中部地区市场供求人数均有所增长,西部地区市场供求人数略有下降,东部地区市场需求人数略增而求职人数下降。 东、中、西部市场岗位空缺与求职人数的比率分别为1.12、1.08、1.11,市场用人需求均略大于供给。 与上季度相比,东部地区市场需求人数和求职人数分别下降了4.2%和3.3%;中部地区市场需求人数和求职人数分别下降了20.9%和16.8%;西部地区市场需求人数和求职人数分别下降了10.9%和8.5%。 与去年同期相比,东部地区市场用人需求增长了2.3%,求职人数下降了4.7%;中部地区市场用人需求和求职人数分别增长了1.2%和2.4%;西部地区市场用人需求和求职人数分别下降了2.1%和1.9%。 三、从行业需求看,住宿和餐饮业、居民服务和其他服务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等行业的用人需求均有所减少;而制造业、批发和零售业、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房地产业等行业的用人需求环比下降,同比仍有所增长。 与上季度相比,除科学研究、技术服务和地质勘查业、公共管理与社会组织等行业的用人需求略有增长外,其他各行业的用人需求均有所减少。其中,农林牧渔业(-17.4%)、住宿和餐饮业(-15.7%)、制造业(-14.0%)、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11.6%)、房地产业(-10.1%)、租赁和商务服务业(-7.2%)、居民服务和其他服务业(-6.8%)、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5.7%)等行业的用人需求减幅较大。 与去年同期相比,制造业(+4.8%)、批发和零售业(+3.1%)、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14.8%)、房地产业(+10.6%)、金融业(+18.0%)、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7.7%)、电力、煤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18.5%)等行业用人需求人数保持增长;租赁和商务服务业(-18.8%)、住宿和餐饮业(-5.6%)、居民服务和其他服务业(-5.6%)等行业用人需求有所减少。 四、进入市场求职的人员中,与上季度相比,应届高校毕业生和外埠人员的人数有所增长,其他各类人员的人数均有所下降;与去年同期相比,就业转失业人员和应届高校毕业生的人数有所增长,其他各类人员的人数均有所下降。 在所有求职人员中,失业人员[4]所占比重为52.1%。其中,新成长失业青年占23.9%(应届高校毕业生又占其中的47.7%),就业转失业人员占17.1%,其他失业人员占11.1%;外来务工人员的比重为38.3%,其中本市农村人员和外埠人员所占比重分别为16.6%和21.7%。 与上季度相比,市场求职人员中,应届高校毕业生(+5%)、外埠人员(+4.5%)有所增长,而新成长失业青年(-6.1%)、就业转失业人员(-9.9%)、本市农村人员(-23.2%)有所减少 。 与去年同期相比,市场求职人员中,应届高校毕业生(+4.4%)、就业转失业人员(+23.4%)有所增长,而新成长失业青年(-0.6%)、本市农村人员(-6.3%)、外埠人员(-3.9%)有所减少。 五、中、高级技能人才和专业技术人才的用人需求均有所增长;技师、高级技师、高级工程师、高级技能人员的缺口最大[5]。 从需求看,有55.7%的用人需求对技术等级或职称有明确要求,对技术等级有要求的占36.6%,对职称有要求的占19.1%。从供给看,有58.1%的求职者具有一定技术等级或职称,具有职业资格证书的占38.8%,具有职称的占19.3%。从供求对比看,各技术等级的岗位空缺与求职人数的比率均大于1,劳动力需求大于供给。其中,高级工程师、高级技师、技师、工程师的岗位空缺与求职人数的比率较大,分别为1.95、1.78、1.68、1.64。 与上季度相比,分技术等级看,市场对高级技师(+12.2%)、技师(+4.3%)、高级技能人员(+6.6%)的用人需求均有所增长,对初级技能(-4.0%)、中级技能(-12.6%)的用人需求有所下降。分专业技术职务看,市场对中、高级专业技术职务的用人需求分别增长了2.4%、19.0%,对初级专业技术职务的用人需求下降了3.5%。 与去年同期相比,分技术等级看,市场对高级技师(+29.7%)、技师(+20.1%)、高级技能人员(+29.9%)的用人需求均有所增长,对初级技能人员(-13.9%)、中级技能人员(-1.7%)的用人需求有所下降。分专业技术职务看,市场对初、中、高级专业技术职务的用人需求均有所增长,分别增长了23.2%、6.6%、25.1%。 六、全国十大城市岗位需求和求职排行榜显示,治安保卫人员、餐厅服务员、厨工、保险业务人员、购销人员、机械冷加工人员、营业人员、收银员等职业的用人需求较大,而财会人员、行政办公人员、机动车驾驶人员、计算机工程技术人员、秘书、打字员、行政业务人员等职业的用人需求相对较小。(见附表) 七、从市场供求指数[6]看,当前人力资源市场用工需求保持相对稳定;求职人数呈现收缩态势。 从绝对招聘指数看,除2009年第二季度外,其余各年第二季度的绝对招聘指数都在100以上,说明市场用人需求呈现上升趋势。从相对招聘指数看,2011年以来,第二季度相对招聘指数开始逐年下降但幅度不大,说明当前人力资源市场用工需求虽增长趋缓但仍保持相对稳定。(见表1) 表1. 市场招聘指数
从绝对求职指数看,2008年以来各年第二季度的绝对求职指数都在100以上,但市场求职人数增长幅度明显收缩。从相对求职指数看,2011年以来各年第二季度的相对求职指数逐年下降,2014年第二季度更是下降至100以下,说明市场求职人数呈现收缩态势。(见表2) 表2. 市场求职指数
附表 全国十大城市岗位需求和求职排行榜
附件 市场供求指数计算方法
一、绝对供求指数 绝对供求指数包括绝对招聘指数和绝对求职指数,是指报告期与基期(2008年当季数据)相比的变化情况,用于反映各年度同期供求数据的总体变化趋势。 1.绝对招聘指数=报告期需求人数/基期需求人数*100 2.绝对求职指数=报告期求职人数/基期求职人数*100 绝对供求指数大于100,说明该指标相对于基期处于增长态势,指数小于100,说明该指标相对于基期处于下降趋势;指数等于100,说明该指标相对于基期无变化。 二、相对供求指数 相对供求指数包括相对招聘指数和相对求职指数,是指报告期与以往各年度(2008年到报告期前一年度)同期平均值相比的变化情况,用于反映报告期的当期供求变化特点。 1.相对招聘指数=报告期需求人数/往年同期需求人数的平均值*100 2.相对求职指数=报告期求职人数/往年同期求职人数的平均值*100 相对供求指数大于100,说明本期高于往年同期平均水平,指数小于100,说明该指标低于往年同期平均水平;指数等于100,说明该指标与以往年度同期平均水平相当。 |